您现在的位置是:立马万言网 > 百科

巴山蜀水上遍播革命火种

立马万言网2025-01-24 20:55:20【百科】4人已围观

简介【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巴山蜀水上遍播革命火种作为红军长征经历时间最长、重要战役战斗过最多的省份,四川大地上铭刻了红军走过的诸多足迹。在赤水河旁、在金沙江边、在大渡河畔……目前四川已建立了40余个红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巴山蜀水上遍播革命火种

  作为红军长征经历时间最长、巴山播革重要战役战斗过最多的蜀水上遍省份,四川大地上铭刻了红军走过的命火诸多足迹。在赤水河旁、巴山播革在金沙江边、蜀水上遍在大渡河畔……目前四川已建立了40余个红军长征纪念馆,命火从不同侧面“记录”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巴山播革点点滴滴。文物、蜀水上遍雕塑、命火图片……万千物件静默无语,巴山播革却生动“讲述”着红军长征在四川的蜀水上遍曲折经历和精彩故事。

  红军战士百折不挠,命火在巴山蜀水辛勤开拓,巴山播革他们遍播的蜀水上遍革命火种是留给当地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四川各族人民为创造万象更新的命火明天而努力奋斗。

  有一类游客真情共鸣

  刘东升是在泸定桥旁的游客中心接受记者采访的,他是22位夺桥勇士之一——刘金山之子。尽管已经多次来到泸定桥,刘东升讲述父亲的故事时仍难掩激动之情。

  “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就知道父亲手臂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后来才明白这是他参与飞夺泸定桥战役时留下的。”刘东升回忆说,当年父亲刘金山高举突击队的队旗,冒着枪林弹雨,和队长冲在队伍最前面。爬到一半时,熊熊大火把粘上煤油的铁索烧得滚烫,父亲紧紧抓着铁链,伤疤就是这样被烫出来的。

  站在泸定桥旁,涛声震耳,走上百余米的铁索桥,颤颤悠悠。“当年,一条条铁索就是生死线,父亲和战友们全然不顾自身安危,这种铁一般坚定的信念也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们。”多年来,刘东升和家人一直没有放弃收集与飞夺泸定桥有关的史料。他说,“历史不能被遗忘,长征精神值得世代传承。”

  刘东升老人的讲述感人至深。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在家长的讲述中深受启发。

  1月27日下午,在建川博物馆聚落红军长征在四川纪念馆内,就读于川师附小的黄悦佳在妈妈的陪伴下细细观展并不时地提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机枪和子弹,革命先烈在枪林弹雨中作战,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黄悦佳说。

  在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里,馆长高建平曾接待过一位70多岁的老人。当老人在馆内的红军名录中发现自己战友的名字时,泣不成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讲解员夏芸说,自己多次接待过红军的后代,这些“特殊”的游客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他们讲起父辈的故事时既生动又感人,为自己的讲解积累了宝贵素材。

  有一串故事感人至深

  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而一串串感人至深的长征故事,一直在告诫人们要“记得来路”。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讲解员王雅丽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当地船工不顾生命危险帮助战士们渡河的故事。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由会理沿安宁河谷抵达大渡河安顺场渡口,渡河战役即将打响。大渡河河水汹涌,河对岸渡口敌军虎视眈眈,不熟悉水性的当地船工无法摆渡。红军一动员,首批就有20余名当地船工自告奋勇。最终,船工队伍增加到77人。

  王雅丽讲道,一位名叫帅士高的船工曾回忆,炮弹掀起巨浪,渡船在浪花中晃荡。当船撞上礁石时,船工们没有半点犹豫,分工协作,有的跳进河中用背顶船,有的在船上拼尽全力滑动篙杆,奋力向前。

  “当时红军的条件很艰苦,但是对船工们非常照顾,还搭建了几个棚子,方便他们食宿。船工们也不顾疲劳,终日奋战。”王雅丽说。

  红军长征在四川留下了很多军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故事,传颂至今,感人至深。

  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长马骏的外孙土登从小就爱听妈妈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那时候,粮食、牛、羊对老百姓来说很珍贵,但阿爷(外公)劝他们拿出一部分支援红军,大家都没有半点犹豫”。1935年12月底,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川陕省委决定成立丹巴藏民独立师,马骏任师长,2000余人组成的独立师,多数战士是藏族同胞。

  有一种精神世代传承

  高建平已经在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里工作23年了,他不仅参与了纪念馆的初建,还多次参加改扩建工作。高建平十分感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是长征精神之所在。这种精神并没有随着时光离去,而是越来越深地印刻在人们心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为历史做见证,为后代永流传,这就是四川各地的红军长征博物馆、纪念馆、遗址存在的重要意义。

  建川博物馆聚落讲解员刘小敏告诉记者,聚落平均一次讲解需要近3小时,游客最多的时候,讲解员每天要走3趟。她说:“我已经工作12年了,从来不会觉得讲解内容枯燥。我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讲给游客听,不少游客又将他们知道的红军故事告诉了我。我们都在不断充实和丰富着自己,为传承红军革命精神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长征播下的革命火种遍布于巴山蜀水。为深入盘活红色资源,四川将采取“1+5”的模式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建设四川长征干部学院。“1”即一个总部,设在省委党校,作为长征精神教学总基地;“5”即五个分院,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凉山彝海结盟分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此外,学院的建设将坚持分步推进的原则,按照“一年改造提升、两年提档升级、三年完善体系”的进度安排,经过3年努力,形成统分结合、运行高效的长征干部学院建设布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畅)

很赞哦!(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