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立马万言网 > 休闲

“新中国第一号”博士马中骐:做冲不走的“小砖头”

立马万言网2025-01-17 00:17:33【休闲】5人已围观

简介博士档案:马中骐,浙江杭州人,1940年3月生于上海市1951年-1956年,在上海市市东中学学习;1956年-1961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1967年

博士档案:

马中骐,新中浙江杭州人,国第1940年3月生于上海市

1951年-1956年,号博在上海市市东中学学习;

1956年-1961年,士马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中骐做冲砖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年-1967年,不走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新中毕业后回兰州大学工作;

1978年-1981年,国第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第二次读研究生,号博毕业后留所工作。士马

1982年3月4日,中骐做冲砖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不走批准授予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马中骐理学博士学位。新中马中骐成为新中国授予学位的国第第一个博士。

1993年,号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导师。

2005年,退休。

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四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会员。

马中骐是新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也是“新中国第一号”博士。 (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图)

坐在苏州阳澄湖畔的养老院里,83岁的马中骐还记得40年前的那个下午。

1983年5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举行新中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大会。会场里,上下两层坐满了各个高校的教师和学生。马中骐是唯一坐在主席台上的博士,他要作为代表发言,“紧张得不得了”。

被选中发言,大概率因为他是首批博士中的“首位”。

马中骐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物理学家、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学部委员钱三强签发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证书编号是“10001”,新中国第一号。现在,这份学位证书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那天,总共有18人被授予博士学位。他们当中,有6人来自中国科学院,6人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人来自复旦大学,还有两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

“第一批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年龄偏大,一般在四十岁左右。”现场的发言中,马中骐提到了年龄。当时,马中骐43岁。从他第一次读研,到拿到博士学位,用了16年。

1956年,16岁的马中骐进入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国家动员在职干部考研究生,马中骐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师从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胡宁。一年后的政治运动浪潮中,他的学习生涯中断。1967年,马中骐回到兰州大学。

直到10年后,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研究生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38岁的马中骐再次考取胡宁的研究生,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

“憋了十年不能搞科研,急得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马中骐说。由于此前已有学术积累,这回,他在高能所成为了同学们的“大师兄”。

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建立。条例从1981年起实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成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始培养博士。

马中骐回忆,这年8月,组织上同他谈话,决定在研究生里挑一批底子好的,直接当博士生。他被选为“试点”,要求“抓紧写篇高水平博士论文出来”。

4个月时间,马中骐就完成了毕业论文写作。1982年2月6日,马中骐在高能所的一间教室里作了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阵容豪华,由7位

很赞哦!(3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