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立马万言网 > 焦点

涂企有眼光才能活,你有眼观么?

立马万言网2025-01-26 14:54:34【焦点】5人已围观

简介【建材网】虽然都是新人,但从谈吐举止上,张强看得出来他们的素质不错,看着他们,张强内心也涌出一丝“前浪”的压力。人力资源部崔总将张强向各位经理做了介绍,张强的培训也就顺势开场了

建材网】虽然都是涂企新人,但从谈吐举止上,有眼有眼张强看得出来他们的光才观素质不错,看着他们,涂企张强内心也涌出一丝“前浪”的有眼有眼压力。
  人力资源部崔总将张强向各位经理做了介绍,光才观张强的涂企培训也就顺势开场了。培训的有眼有眼前半部分,按部就班,光才观不过张强的涂企感觉并不好,因为他似乎在几个经理脸上看到了一丝不屑。有眼有眼
  当讲到经销商管理模块的光才观时候,一名经理举手打断了张强的涂企讲解。
  细分高校渠道的有眼有眼经销商掌握主动权
  这名经理来自于无锡市场,叫黄波,光才观他是听到张强讲了“要做经销商的老师”这句话后,打断张强的。
  黄波打断张强,并不是因为不尊重张强,而是因为在实习的时候,曾经有一件事让他很迷惑,希望张强这位前辈给他解惑。
  事情是这样的:9月份,黄波按工作规划,去找当地的高校渠道经销商李总商量高校推广的事情,公司的方案是针对校园超市进行铺货,并有针对性地做陈列,关于铺货支持的费用、陈列支持的费用、后期的推广计划,黄波都一一向李总做了介绍。
  李总认真听完之后,喝了口水,和黄波讲了自己的想法,这一说不打紧,黄波发现他之前太小瞧这个经销商了。
  李总告诉黄波,准备去做的这几所高校,他们公司已经合作几年,李总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高校进行了分类。
  比如,有的产品是专门针对女生的,根据那几所高校的女生数量及消费水平都进行了分类排序,他建议在做市场推广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
  再比如,有的产品是针对学校网吧里熬夜学生的,他们针对各个学校的网吧数量、环境也做过调查、分类,实际执行时,更要采用不同的策略。
  而黄波的产品主要针对学生的三餐伴餐,因此李总认为学校食堂应该是主攻渠道,校园超市反而为次要渠道。同时李总拿出了几所高校的食堂调查报告,里面包含了食堂的规模、内部商店的数量、位置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李总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及费用要求。
  对于经销商提出的方案,黄波有些吃惊,但也觉得很有道理,与经销商的方案比起来,自己拿来的方案,有点不接地气,没有抓住重点,也看不到亮点。
  接下来的费用谈判,自然由李总主导,黄波几乎没有发言权。因为,对于学校渠道,这个经销商更专业。
  讲完这个案例,黄波问张强:经销商对渠道的研究比我们更专业,这种情况下,怎么“做经销商的老师”?
  张强也感觉比较头疼,经销商对渠道研究得如此细致,确实很难管理,张强简单整理了一下思路,刚要说话,另一名经理也举手示意要发言,张强点了下头,他就站了起来。
  有个经销商眼光长远
  这名要发言的实习经理是西安市场的梁云,他听了黄波讲的案例后,深有感触,因为他也遇到了颇为神似的事情。
  西安市场是公司的老市场,虽然销量很大,但终端售价偏低,导致渠道利润低,推力下降,竞品利用这一点,在渠道利润上大做文章,抢了不少市场份额。
  梁云接手市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也与西安流通经销商马总电话沟通了多次,但渠道价格始终不见恢复,梁云计划去和马总严肃地面谈一次。
  和马总的面谈还未成行,一件事情改变了梁云的看法。
  这天,在丰庆路批发市场,梁云无意中听到了马总公司的流通主管小郭和一名二批商的对话。小郭给二批商报的价格就是梁云要求的二批价格,但二批商根本不接受,他要求的每箱接货价格要比小郭的报价低十元。小郭告诉二批商,这个价格自己公司的财务根本就开不出单子,给不了。
  梁云留了个心眼,之后安排业务去这个二批商门面调了几件货,调回来一看,全部是箱码割掉的外地窜货。由于公司窜货追踪系统并不完备,一旦割掉箱码,就无法确认货源。
  梁云感觉有些难办了,窜货控制不住,流通价格体系根本无法控制啊。
  梁云正头疼怎么控制窜货,经销商马总主动找到了他。一番客套后,马总告诉梁云,他们公司的价格体系其实是严格按照公司要求执行的,在财务系统里,低于价格要求的单子根本就开不出来,但由于外地窜货太多,公司又无法查询,所以导致价盘较低,而自己的出货也受影响,近几个月一直在下滑,所以要求公司严格查处窜货云云。梁云知道这是实际情况,但也只能虚应着。
  分别的时候,马总的一番话让梁云对他刮目相看。马总说,即便因为窜货引起销量下滑,也会坚持住价格体系,不然自己一旦跟价,整体价盘就垮了,做市场一定要从长远出发,既然代理这个品牌,就一定会负责到底。
  讲完这件事,梁云看了一眼黄波,感慨道:经销商甚至比我们的高度还高,对品牌甚至比我们更为呵护,这时候,想做经销商的老师真的很不容易啊!
  融入经销商的“体系”遇门槛
  张强示意梁云坐下,这时候会议室已经开始有了讨论的声音。两个案例似乎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张强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说点什么了。
  但这时第三个经理又举起了手,张强迅速判断了一下,感觉现场没有失控,自己也需要时间整理一下思路,于是示意举手的经理发言。
  第三个实习经理叫刘伟,负责徐州办事处,他的困惑来自于一次与经销商的谈判。
  接手徐州市场后,刘伟和当地的经销商黄总见了几次面,大家都很客气,也聊得比较投机。直到有一次关于新品推广的沟通,刘伟才看到了黄总的“实力”。
  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品,要求几个上市区域铺货后迅速启动推广,刘伟马上来到黄总办公室,提出了公司的要求。本以为黄总会像很多经销商一样提出大把的费用问题,但黄总并没有说太多,只是邀请刘伟到了其公司会议室,参加了一次他们的推广分析周例会。
  会议上,推广经理小周将本周各个品牌的推广工作逐个总结,当然也有刘伟的产品,从价格、渠道、产品上,分析得非常全面。而且,这一天刘伟才发现黄总公司的推广部竟然编制5人,分管各个品牌,权力凌驾于销售团队之上,架构非常清晰。
  参加完会议,黄总只是告诉刘伟,关于公司的新品推广,肯定不会有问题,但需要和推广部的整体思路进行对接才行,公司不能为了一支单品做太大的调整。刘伟想反驳,但他发现,无论哪个角度,似乎都无言以对。
  刘伟讲完后,也看了一眼张强,没有再说话。会议室里议论的声音更大了,还有经理举手要发言,但张强没有同意,他轻咳两声,站了起来。
  老论调遭遇新趋势挑战
  其实,三个经理讲的事情,张强也有同感。
  尤其是近几年,一些商贸公司开始了质的蜕变,从规模上,很多公司已经突破亿元大关;从管理上,各个利润单元的精细化管理已经日渐明晰;从团队上,很多公司引入了职业经理人,责权利明确,老板则统筹考虑全局。
  随着商贸企业的变化,品牌厂商针对经销商的策略也需要随之改变,但可惜的是,很多厂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沿用之前的思路,动辄给经销商上课,或者指导经销商做这做那。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现在的经销商们又怎会甘心于他人所谓的“管理”呢?
  张强顺着这个思路开始逐个分析,会议室也安静了下来,不少经理开始打开本子记录,黄波、梁云也是频频点头,虽然在行业里也做了几年,但还真没有深刻地考虑过这个问题。
  张强总结道,目前在快消行业,厂商关系明显呈现出来两大趋势:
  1.厂商分工愈加清晰。厂家抓研发、抓推广、抓消费者沟通,经销商抓销售、抓渠道,如果厂家不能建立具有推广功能的销售队伍,就会在市场上举步维艰。
  2.区域经销商进入的壁垒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品牌会集中于几个大经销商手里,其他小经销商很难再染指这些大品牌,大者愈大,小经销商想要发展,难度加大。
  随着这种变化趋势的加快,厂商之间的博弈势必加强,分工也会越来越明确,如果厂家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发挥优势之处,很可能会在博弈中败下阵来。
  讲完这些,张强看着下面都在纷纷记录的经理,那种“前浪”的感觉更加明显,大势所趋,自己如果跟不上,被淘汰也是很快的事。
  那么,我们接下来讲下个模块:团队管理!张强振奋了一下情绪,又打开了下一章的培训课件!

很赞哦!(11)